西尾維新在《講談社BOX》上刊載的小說,由台灣插畫家VOFAN負責其中的插畫。我是聽過這系列的作品但是沒有很想看,是因為看到傷物語的預告片才對此感興趣的,它有一大半的時間在對話,可是都是對劇情上的推動要入坑前請先做好準備,不過只要認真看他對話其實都還滿有趣的。先說說它的故事就是會不斷遇到怪異然後男主解決問題,基本上就是這樣的一個循環,當然不是所有系列都是那種套路。再來是他的畫風給我的感覺跟一般的動漫不太一樣,有時候的場景會特別的有藝術感然後三不五時就會穿插文字就像這個樣子
 

再加上常使用SHAFT角度(又稱新房45度),這要自己實際體驗才會知道阿~節奏、畫風都很有自己的風格

SHAFT角度
 
當初看了也就覺得只有那些優點,因為只看完一個物語系列你必須多看幾個物語系列才會覺得這真的很好看,發生時間時間會穿插再一起,剛看的時候雖然有點亂但是搞清楚後就有一種:「啊!原來是這樣」的感覺。我本人是還沒看完物語系列目前最喜歡的是傾物語在這裡就不爆雷了,接下來說說出現的角色雖然基本上的是女生男的真的少得可憐,也確實是很多女生都喜歡男主的路線,但這不是一般的後宮輕小說改的動漫,有福利但是不會太誇張,遇到誘惑主角也不會過於動搖很專情,在后宮類型算是很罕見的。主角這個人就是人太好了看到有人需要幫助就會去幫助她(不要問我為什麼都遇到妹子)所以才會受歡迎,說真的主角的性格真的有吸引到我幫助他人的時候都一定會盡全力可以說是濫好人吧!不過就是因為這種性格才讓他交到許多朋友的,我覺得也不錯啊~男主總是能說出一些很有道理的話,這些話語都值得我們去思考,看動漫不就是為了學習它的優點?對了還有一個濫好人忍野咩咩,這人也是男主有問題一定幫解決,我還滿喜歡這個角色的喜歡還能多出場點,男主也有二個妹妹對男主也有一定的好感(各位妹控的紳士還在等什麼?!)總結一下,看物語的時候就像在看它說故事,每篇故事都有它精彩的地方而且之後故事又跟前面講的連接再一起真的滿有意思的!有空閒不排斥有大半時間都在對話的朋友可以去試試看,最後期待傷物語問世啊!

 
阿良良木曆:「願望這東西實不實現都沒關系.願望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實現,所以也許會實現不了.然而能夠許下願望其本身就是一種價值.且不說能不能實現,如果不了解自己是一個會許下什麼願望的人,想要得到什麼,想要成為什麼樣子,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那麼很有可能會迷失在人生的路上.
 
故事大綱
本作以21世紀初的日本某鄉鎮為舞台,描繪著一名高中少年「阿良良木曆」與少女們遇到許多日本民間傳說的怪談故事。整個故事分為三個季度。最初作者只寫完第一季的故事,後來因著第一部動畫《化物語》的大熱而拍板編寫早有構思的後續,在第二季發行期間再加入最終季計劃,緊接於最終季完成後確定仍會撰寫外傳系列番外季。
故事初期不以擊退妖怪或尋找事件原因之類的解謎作為主線,而是透過交流帶領觀眾深入認識每一名登場角色的種種。故事的對話多到讓主要事件差點完全中斷,亦加入了許多後設以及對社會和其他作品的諷刺。當中亦加入了戀愛喜劇,以及精細的動作元素,可說是作者把想要的東西都寫進去的作品。所以,作者自評本作為他的自信作,亦曾稱之為「以很難媒體化為目的而寫的小說」。但在有「原作粉碎機」之稱的新房昭之的改編和監督下成功動畫化,尤其是《化物語》,取得21世紀日本深夜動畫銷量第一的成績(截至2015年)。
這狀況在第二季開始稍為改變,其中引入了不同角度和時間觀念,給觀眾拼湊出每個故事的聯繫和前因後果,故事發展的路向比第一季更為連貫。作者在林林總總的對話情節中,埋下了更多解決故事疑團的伏筆,以及難以觸摸的敘述性詭計,同時亦有重新解讀部分第一季的內容,曾令不少讀者為之震驚。而與第一季最明顯的差異,是每篇故事都彷彿留下謎團,並不存在真正的完滿解決。這些內容連同部分沒有深入解明背景的配角,均銳意留待於最終季整合謎團時完成。
故然,最終季實際上亦沒有執著於以直敘方式解開最後疑團,反而有更多時間是在配角之上拓展幾乎可以獨立成篇的支節設定,然後才用上難以想像的理由解決貫穿全篇的謎團,風格可謂再度貼近第一季。
本作隨著進入每個新章節,就會有一位受妖怪纏繞的角色登場。副標題最初由角色的名字與妖怪的名字而成,例如於第一話登場的戰場原黑儀的「黑儀」與「螃蟹」組合而成的「黑儀螃蟹」。不過後來開始不作規限,滲入故事內的一些妖怪現象名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OVA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